症状轻微者可观察等待
腺肌症是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发的疾病,典型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增多。随着绝经临近,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病灶可能逐渐萎缩,症状随之减轻。若患者仅轻微痛经、月经量稍多,无贫血或子宫增大,可暂不治疗,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症状:避免生冷食物、适度热敷下腹、保持规律作息。同时需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及血常规,监测病灶变化。
症状严重者需积极干预
若出现以下情况,拖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剧烈痛经:持续加重的疼痛影响日常活动,甚至需长期服用止痛药;
月经量过多:导致重度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子宫异常增大:子宫体积超过孕8周大小,可能压迫膀胱或直肠,引发尿频、便秘等问题。
针对这类患者,治疗方式需个体化选择:
药物治疗:使用GnRHa(如亮丙瑞林)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前者通过抑制卵巢激素分泌缓解症状,后者通过局部释放孕激素减少月经量;
手术治疗:若药物无效或病灶广泛,可考虑病灶剔除术(保留子宫)或微创射频消融。需注意,要综合评估患者年龄及全身状况。
关键提醒
即使选择观察等待,患者也需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减少剧烈运动诱发痛经。若绝经后仍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加重,需立即就医排除恶变可能。腺肌症虽非致命性疾病,但长期拖延可能显著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引发贫血、不孕等并发症。科学评估、及时干预,才是守护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