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用乳膏、替硝唑阴道泡腾片、奥硝唑栓、乳酸菌阴道胶囊等药物。细菌性阴道炎通常由阴道内菌群失衡导致,表现为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和药物敏感性选择治疗方案。

1、甲硝唑栓
甲硝唑栓可直接作用于阴道局部,对厌氧菌和滴虫有较强抑制作用。该药物能破坏病原体DNA结构,适用于细菌性阴道炎合并滴虫感染的情况。使用后可能出现阴道灼热感,妊娠期前三个月禁用。
2、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用乳膏
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用乳膏针对革兰阳性菌和部分厌氧菌有效,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适用于对甲硝唑耐药或过敏的患者,使用期间可能出现阴道黏膜刺激症状,哺乳期妇女慎用。
3、替硝唑阴道泡腾片

替硝唑阴道泡腾片抗菌谱与甲硝唑相似但作用更强,对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效果显著。该药在阴道内迅速崩解释放,能维持有效浓度12小时以上,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
4、奥硝唑栓
奥硝唑栓是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对阴道加德纳菌等致病菌有杀灭作用。相比传统甲硝唑,其神经毒性更低且半衰期更长,适合需要延长给药间隔的患者,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
5、乳酸菌阴道胶囊
乳酸菌阴道胶囊通过补充阴道益生菌恢复微生态平衡,适用于治疗后期的菌群重建。该药能竞争性抑制致病菌定植,降低复发率,但急性感染期需联合抗菌药物使用。
治疗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开水烫洗。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量补充含活性益生菌的酸奶。疗程结束后需复查白带常规,确认病原体是否清除,未者可能需要调整药物或延长疗程。伴侣无需常规治疗,但反复发作者建议伴侣同步检查。平时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过度阴道冲洗破坏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