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可通过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生活护理、中医调理、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霉菌性阴道炎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豆腐渣样白带等症状。

1、局部用药
克霉唑阴道片可直接作用于病灶,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硝酸咪康唑栓能干扰真菌代谢过程,缓解分泌物异常。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杀灭作用,使用前需清洁外阴。局部用药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月经期暂停使用。用药后出现灼烧感应立即停用并冲洗。
2、口服药物
氟康唑胶囊通过抑制真菌甾醇合成发挥全身抗真菌作用。伊曲康唑分散片对深部真菌感染效果显著,肝功能异常者慎用。特比萘芬片可干扰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活性,需连续服用1-2周。口服抗真菌药物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建议餐后服用。妊娠期患者禁用口服唑类药物。
3、生活护理

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沸水烫洗,避免穿紧身化纤衣物。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菌群污染。治疗期间暂停使用护垫,保持外阴干燥透气。避免盆浴和公共泳池,淋浴后及时擦干会阴。饮食上减少甜食摄入,适量补充含乳酸菌的发酵乳制品。
4、中医调理
苦参凝胶具有清热燥湿功效,可缓解外阴灼热感。保妇康栓能改善阴道微环境,减少分泌物异味。中药坐浴选用黄柏、蛇床子等药材煎煮,水温控制在38-40℃。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湿热下注型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熬夜劳累。
5、物理治疗
红光治疗通过光化学作用促进黏膜修复,每周2-3次。臭氧灌洗可改变阴道pH值,抑制真菌繁殖,需专业机构操作。对于反复发作患者,可考虑阴道乳酸菌移植恢复菌群平衡。物理治疗需配合药物使用,治疗前后严格消毒器械。急性炎症期禁止进行阴道冲洗操作。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规范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需坚持用药。伴侣无症状时不推荐常规治疗,但需注意性生活卫生。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应定期检查阴道微生态。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减少真菌感染风险。治疗后复查白带常规,确认念珠菌转阴方可停药。日常选择pH4-4.5的专用洗液清洁外阴,避免过度冲洗破坏自我保护屏障。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