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失眠症、恐惧症、躁狂症、人格障碍、网瘾、孤独症、睡眠障碍、头痛、癫痫、焦虑抑郁症、产后抑郁症、躁狂抑郁症、应激障碍、性心理障碍、异装症、妄想症、社交恐惧症、神经性厌食症拖延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心境障碍、心理发育障碍、幻听、情感障碍 尤其擅长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妄想症、失眠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等,有效解决儿童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网瘾、抽动症、多动症等学习困难和孤僻、恐惧、疑病、被害妄想症等社交障碍,改善亲
你是否存在无法摆脱的重复性行为?
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些重复行为或有既定顺序的动作,比如离开家前会反复拉两三次门以确保门关上了;刷牙总是会按照先用左手拿杯子装水,再用右手取牙刷,接着用左手挤牙膏的顺序进行......一般这种习惯行为是为了提高效率,并不让人感到痛苦,也不影响正常生活。
而强迫障碍即强迫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认为这些观念和行为不必要或不正常,违反了自己的意愿,但无法摆脱,为此深感焦虑和痛苦。
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不断攀升。世界范围内强迫症终生患病率为0.8%~3.0%,我国强迫症患病率较低,据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强迫症患病率是1.63%。强迫症平均发病年龄为20岁,约有2/3的患者症状起病于25岁前,只有少数患者起病于35岁后。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年轻人患有强迫症呢?
强迫症实际上是来自于潜意识对未知的担忧与恐惧,害怕结果的糟糕,但要知道:不完美才是常态。
01.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症的主要表现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导致了强迫行为,而强迫行为又会反作用于强迫思维。
强迫思维指的是念头、脑海中的画面、不想做的冲动,是不自主且总是令人不快的。
比如,擦了灰,会怀疑自己没有擦干净;和别人说话,怀疑自己没有说清楚;看了书,怀疑自己没有看懂,需要反复地看。就算如此,却依然找不到想要的确定感,甚至认为自己做不好任何事情。
强迫行为是强迫思维的一种表达和发泄的方式,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强迫思维的痛苦。但是,这并不代表强迫行为就不难受。
普通的强迫行为可能会让我们做一些比较繁琐的事,比如反复地检查门锁、反复地洗手,这不但会浪费我们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也会让身边的人觉得你很奇怪。强迫行为泛化了,就可能对任何东西都发生强迫。而强迫行为,谁也不知道你下一秒会强迫的是什么。
如果那个让你强迫的是一件很危险的东西,那就麻烦了。因为强迫思维会让你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越是抗拒,它的冲动就越大。到后来,你的强迫思维无法被抑制住,反强迫的思想就会促使你去做一些危险的强迫行为。
02.引发强迫症的原因
遗传因素:强迫症与遗传的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强迫症患者的父母、同胞、子女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同卵双胞胎同时患病的几率高达65%~85%,而异卵双胞胎则为15%~45%。
脑部病变因素:通常与眼眶皮质-纹状体-丘脑环路病变有关。另外,5-羟色胺、多巴胺以及谷氨酸等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时,也可能导致强迫症的发生。
心理社会因素:当今社会压力巨大,做事要求完美无缺,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常有不安全感,为人处事唯恐发生疏忽或差错,经常检查或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拘泥细节,甚至生活琐事也要程序化。
03.克服强迫症的方法
改变对情绪的态度:感受、识别、疏解自己的情绪,不要讨厌、排斥情绪,把它定义为幼稚、脆弱、失控的象征;
改变对完美的追求:很多事情没有好坏之分,要学会做个有担当的人,敢于为自己负责。完美不存在,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摆脱过分关注:不要纠结细枝末节,平心静气,放松心态,不赋予强迫症任何的属性;
直面内心的恐惧:恐惧是强迫症的情绪基础,害怕由于自己的原因,使未来有不好的结果发生。要直面内心的恐惧,面对真实的自己,你不怕它,你就可以非常勇敢。
强迫症的发生跟性格,遗传各方面都有关系,所以我们要及时的做好自己的治疗工作,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多注意和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当自己身心疲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变化,不要太过冲动。做身体的主人,不要被情绪所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