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里的我太胖了,不能吃。”
“每次进超市买食物都控制不住要看卡路里。”
“我总是控制不住一次性吃太多,之后就内疚后悔。”
进食障碍(eatingdisorders,ED)是以进食行为异常和心理紊乱为显著特征、死亡率高、易慢性化的一组心身疾病,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AN)、神经性贪食(bulimia nervosa,BN)和暴食障碍(bingeeatingdisorder,BED)。
进食障碍:厌食、贪食、暴食
“我不觉得我有那么不健康。”
“如果我想瘦一点,大家不是说这样更好吗?”
电影《TotheBone》(骨瘦如柴)由莉莉·柯林斯饰演的艾伦是一个神经性厌食症患者。
瘦骨嶙峋的她站在体重秤上还觉得自己不够瘦,心甘情愿地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到后来不只心理,生理上都抗拒食物。
你听说过兔子群体吗?兔子谐音“吐子”,他们的宗旨是:我都要,既要享受美食,也要瘦。因此往往在冲动暴食后,又因为愧疚而不停地运动,甚至催吐,来消耗自己摄入的热量,防止长胖。
兔子们喜欢暴食,又有强烈控制体重的意识,这是神经性贪食的典型。
患有暴食症的人们无节制进食,与贪食不同的是没有催吐等代偿性行为,他们享受食物进肚的饱腹感,喜欢放纵自己“饱餐一顿”。
进食障碍的患病率
进食障碍在精神疾病中致死率排名第二,是仅次于阿片类物质使用障碍的致命的心理疾病,其常发年龄段为13-30岁之间,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心理健康风险。
在世界范围内,多达7000万人患有饮食失调症。每62分钟至少有一个人直接死于饮食失调,其中神经性厌食症死亡率约为5.86%,精神性贪食症约为1.93%,暴食障碍约为1.92%。
截至2017年,中国约有210万人患进食障碍症,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还是全球因进食障碍死亡人数高的国家之一。
进食障碍的原因
生物学因素
有学者发现进食障碍患者中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此外也有研究发现进食障碍患者部分脑区功能异常,从而提示生物学因素对进食障碍有一定的影响。
个性因素
个性因素是指进食障碍患者中常见典型的人格特点——追求自我控制、追求完美和独特、爱幻想,不愿长大等。在青春期即容易表现出自主性和依赖性的强烈冲突,引发进食的问题。
患有进食障碍的他们通过进食控制获得控制感与效力感,一位网友这么说:我无法控制任何事,除了我的体重。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在进食障碍的发生、发展、维持和康复中都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常见的“进食障碍家庭”模式有:
(1)家庭成员的情感紧紧纠缠在一起,无法分清彼此;
(2)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
(3)父母冲突,孩子卷入其中,背负过重的负担;
(4)家庭模式僵化,无法适应孩子的发展——永远用对待婴儿的方式对待长大的孩子。
社会文化因素
现代社会文化中,把女性的苗条身材作为自信、自我约束、成功的代表。
再加上网上对“白幼瘦”的过度追求,“锁骨放硬币”“反手摸肚脐”“A4腰”等所谓完美身材的吹捧。
所以青春期发育的女性在追求心理上的强大和独立时很容易将目标锁定在减肥上,让追求完美、幻想极致的女孩更容易陷进去。
进食障碍如何恢复正常生活
1.远离情绪源
拥有明辨是非的理性,不是只有身材“完美”才能优秀。
网上对女性身材苛刻的要求是社会对外貌的过度重视和审美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特征和魅力,不必让自己趋同于明星模特。
如果你容易被网上的言论影响,建议减少媒体平台的投入,把自己的注意力分散,专注于某个爱好,比如画画、练字、学习等。
2.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一日三餐,规律进食,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但如果无法进食时,不要强迫自己,否则会失去正确享用食物的判断,加重对食物的厌恶,产生负罪感。要制定规范的、符合自身状况的饮食计划,循序渐进,减少不正常饮食频次。
3.自洽和接纳
体重从来都不应该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它只是你健康状况的数字体现。人体体重的70%~80%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当你看向镜子里的自己,不是去批判、挑剔,而是要去接受和欣赏。
我们要永远忠于自己,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当你好好爱自己时,这个世界才会更爱你。
有很多进食障碍患者对病情不了解,也不理解,不愿意承认患病,为自己的进食障碍症状感到羞耻,这往往会加重病情。
《柳叶刀》刊发的一篇论文《进食障碍:急需创新和进步》指出,仅约20%的进食障碍患者会寻求治疗,而且往往是在病情发展的晚期。
我们要认识、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当自己进食异常,反反复复,无法控制时,要及时前往专业的医院就医,并听从医生的建议,以免耽误治疗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