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会遗传吗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常见的甲状腺炎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病程长,发病缓慢,甲状腺呈弥漫性、轻至中度肿大,质地坚韧,多无症状,疼痛少见,偶尔也可有轻度疼痛或触痛。可有咽部不适,甲状腺肿大引起的局部症状很少见,如颈部压迫感、吞咽困难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
本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非常复杂,可能有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以及年龄、性激素等的协调作用而引起发病,常在同一家族的几代人中发生,为多基因遗传,有遗传倾向。本病患者中常见到HLA-DR5及HLA-B8,显示有遗传易感性。遗传因素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有一定作用,比较肯定的易感相关基因是HLA-Ⅱ位点的某些等位基因型。在基因水平上检测HLA-Ⅱ类分子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相关性。受关注的是HLA-Ⅱ类基因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尤其是DQ位点的作用。研究表明HLA-DR分子与疾病的相关性无直接联系,其相关性可能是由于在DR与DQ之间存在高度连锁不平衡,而原发相关因素往往是DQ位点的特定等位基因。国外在HLA遗传因子研究中发现,欧美白人DBW3,DR5增加,而日本人则是DBW53出现频率较高。国内研究资料表明,HLA-DQAI*0301基因与HT易感性有关。
一般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对女性的孕育是没有什么危害的,但是女性要是有孕育的想法,应该在病情较轻或者病情在治疗后得到有效的控制后才能怀孕,这样对胎儿和母体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有就是在女性怀孕前及孕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如果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应及时治疗。在怀孕期间应该要特别注意身体的保养,避免遭受外界不良的刺激。
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治现状如何
近一年来,在临床工作或网上答疑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所谓“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甚至有些医生在患者甲功全部正常的情况下给予每日2颗优甲乐治疗,并嘱咐要终生服药,患者因不了解此病而显得很紧张。值得庆幸的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目前是对症处理为主,一般是出现甲低才必须进行替代治疗,有甲亢也可按甲亢治疗,这给我们正确处理预留了空间。
那么什么是桥本甲状腺炎呢?
桥本氏甲状腺炎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通常称桥本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本病多见于30~50岁女性,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多数以甲状腺肿大就医,少数因甲低症状(怕冷、颜面水肿、四肢肿胀感及手足麻木等)看病,也不泛初期因甲亢症状(桥本甲亢)而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者。
体检时甲状腺呈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质地较硬如橡皮,边界清楚,无触痛,表面可光滑,部分患者甲状腺呈结节状,少数因甲状腺纤维化而萎缩、坚硬。患者颈部淋巴结不肿大,部分可出现四肢粘液性水肿。
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检查:
检查结果因病程不同而异。
(1)血清T4、T3早期正常或升高,但TSH多正常;后期血清T4下降、T3正常或下降,TSH升高;
(2)甲状腺吸碘率早期正常或增高,后期吸碘率降低;
(3)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微粒体(TMAb)或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滴度明显升高,可持续数年或十余年。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典型的桥本病除具备临床甲状腺触诊特诊性表现外,抗体水平都同步非常高,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0000IU/mL,过氧化物酶抗体>2000IU/mL;
(4)血沉增快,可达100mm/h,血清白蛋白降低,r球蛋白增高。
治疗:
桥本氏甲状腺炎目前的治疗是以对症处理为主,甲功正常者可随诊观察,您就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与工作,不需吃药,尽情享受美好的每一天,管它抗体是高或低呢!伴有甲亢者可同时适量应用抗甲状腺药物与左甲状腺片(优甲乐)。当甲状腺肿大明显伴有压迫症状时才可短期应用激素治疗或采用手术治疗。然而,假如甲状腺有结节的话,好每半年复查一次。
当病情进展出现甲减时即需开始用左甲状腺片足量替代(优甲乐50~200ug)治疗,年龄较大者宜从小剂量开始。过去采用的常规激素治疗并不能有效阻止病情的进展,反而因其较大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新的损害。因此,目前已放弃早期应用激素,而是出现甲低后进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泰安哪里治甲状腺好
甲状腺疾病的主要特点就是病因多样,病情复杂,所以治疗之前一定要做一个系统的检查,这就对医院的医疗设备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患者就诊之前一定要了解一下医院是否有的医疗设备,是否能够给患者提供好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