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型
病理分型的统一对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974年WHO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狼疮性肾炎(LN)的分类,1980年进行了第一次修改,1995年再次修改,2003年由国际肾脏病学会和肾脏病理学会(ISN/RPS)第三次修订了LN的分类标准。
2003年LN分类标准将LN分为六型。
Ⅰ型为系膜轻微病变性LN:光镜下表现基本正常,免疫荧光可见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
Ⅱ型为系膜增生性LN:光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增生或系膜基质增多,伴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荧光或电镜下可见少量孤立的上皮下或内皮下沉积物。
Ⅲ型为局灶性LN:受累肾小球少于全部肾小球的50%,可表现为活动或非活动性病变,局灶、节段或球性病变,毛细血管内或毛细血管外增生性病变。其中Ⅲ(a)型为活动性病变,表现为局灶增生型LN;Ⅲ(ac)型为活动性伴慢性病变,表现为局灶增生硬化性肾炎;Ⅲ(c)型为慢性病变,表现为局灶硬化性肾炎。
Ⅳ型为弥漫性LN:受累肾小球占全部肾小球的50%以上,典型病例常有弥漫性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或不伴系膜病变。根据肾小球的病变分为弥漫节段型LN(受累肾小球表现为节段性病变)和弥漫性球型LN(受累肾小球表现为球性病变)。
Ⅳs(a)为活动性节段增生性LN,Ⅳg(a)为活动性球性增生性LN,Ⅳs(ac)为活动性伴慢性节段增生硬化性LN,Ⅳg(ac)为活动性伴慢性球性增生硬化性LN,Ⅳs(c)为慢性节段硬化性LN,Ⅳg(c)慢性球性硬化性LN。
Ⅴ型为膜性LN:光镜下可见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或不伴系膜病变。免疫荧光或电镜下可见球性或节段性上皮下连续性免疫复合物沉积,Ⅴ型常与Ⅲ型或Ⅳ型共同存在。
Ⅵ型为进行性硬化性LN:90%以上的肾小球呈球性硬化。
活动性病变是指下列情形: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核碎裂,纤维素样坏死,肾小球基底膜破坏,细胞性或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形成、白金耳等。
慢性病变是指存在节段性或全球性肾小球硬化、纤维性粘连、纤维性新月体形成。
狼疮性肾炎能治好吗
狼疮性肾炎我们觉得它是终身性的疾病,但是有的可能,但是一定要在长期的这种随访,而且它每一种药物的疗程它需要固定的随访的时间还有固定的剂量,我们国内的病人对环磷酰胺加激素的这种,对红斑狼疮的治疗实际是非常有效的,它环磷酰胺一定要累积到一定的剂量它才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能预防复发,所以一般来说是6到8克,但是有些病人可能就到12克,他用到这么大剂量他就需要一定的时间的累计,如果短时间之内把它达到这个剂量,它会有很多的这种比如它药物的副反应就会出来。所以在整个的长期随访过程中,在什么时间用这个药用多大的剂量,实际是非常的严格的,红斑狼疮我们可以说它虽然是终身性的疾病,但是是有的可能的。
东方肾病哪家医院好一点
肾病医院的好坏,还应当考虑医院的医疗硬件设施。肾病的诊断越早越好,而一个早期准确的诊断离不开医院良好的设施。对于确诊的肾脏疾病,医院的医疗设施就更加重要。特别是对于尿毒症患者,医院的透析机器几乎是病人赖以生存的依靠。好的肾病医院必须有良好的医疗设备才能保证对病人的治果。因此,医疗设施的优劣对病人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