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综合征(简称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病,指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发生于双侧肾脏肾小球的,临床表现为一组症候群的疾病。肾小球肾炎共同的表现为(可不同时出现):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尿量减少或无尿,肾功能正常或下降。肾小球肾炎实际上是一组疾病,病因各有不同,部分病因尚不清楚,一般来说可能和遗传、感染、免疫、代谢、肿瘤等因素等有关。
肾小球肾炎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引起,是全身性疾病的肾脏受累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后,考虑原发于肾脏的肾炎。又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急进性肾炎综合征、隐匿性肾炎(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一般所称肾小球肾炎如不加说明常指原发性慢性肾炎。依据肾穿刺活检,慢性肾炎病理可以分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肾小球肾炎;硬化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病理改变特征为肾小球内新月体形成,又称为新月体性肾炎。除大多数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经治疗可恢复和缓解,其他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表现的肾小球肾炎在治疗方案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不符合典型急性肾炎的肾小球肾炎应及时进行肾活检明确诊断。
肾小球肾炎的三大症状:
1、水肿
可出现眼睑、颜面、下肢、会阴部和水肿。轻者仅有体重增加(隐性水肿),重者可全身肿胀,甚至出现胸腔和腹腔积液。
2、血尿、蛋白尿
肉眼血尿,像洗肉水一样,有的仅仅是显微镜下血尿;肾小球肾炎时血液内不能够从肾脏滤出的某些蛋白滤过至尿液内,出现蛋白尿。主要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且长久不消失。
3、高血压
肾脏通过排出水和钠盐,影响血管内循环血容量;同时产生肾素,产生缩血管作用,参与调节血压。肾小球肾炎时肾脏排水和钠盐能力下降,肾素产生增多,出现高血压。
治疗原则:
针对病理类型和病因治疗,防止和延缓肾脏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防治并发症。
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分型
病理分型的统一对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974年WHO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狼疮性肾炎(LN)的分类,1980年进行了第一次修改,1995年再次修改,2003年由国际肾脏病学会和肾脏病理学会(ISN/RPS)第三次修订了LN的分类标准。
2003年LN分类标准将LN分为六型。
Ⅰ型为系膜轻微病变性LN:光镜下表现基本正常,免疫荧光可见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
Ⅱ型为系膜增生性LN:光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增生或系膜基质增多,伴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荧光或电镜下可见少量孤立的上皮下或内皮下沉积物。
Ⅲ型为局灶性LN:受累肾小球少于全部肾小球的50%,可表现为活动或非活动性病变,局灶、节段或球性病变,毛细血管内或毛细血管外增生性病变。其中Ⅲ(a)型为活动性病变,表现为局灶增生型LN;Ⅲ(ac)型为活动性伴慢性病变,表现为局灶增生硬化性肾炎;Ⅲ(c)型为慢性病变,表现为局灶硬化性肾炎。
Ⅳ型为弥漫性LN:受累肾小球占全部肾小球的50%以上,典型病例常有弥漫性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或不伴系膜病变。根据肾小球的病变分为弥漫节段型LN(受累肾小球表现为节段性病变)和弥漫性球型LN(受累肾小球表现为球性病变)。
Ⅳs(a)为活动性节段增生性LN,Ⅳg(a)为活动性球性增生性LN,Ⅳs(ac)为活动性伴慢性节段增生硬化性LN,Ⅳg(ac)为活动性伴慢性球性增生硬化性LN,Ⅳs(c)为慢性节段硬化性LN,Ⅳg(c)慢性球性硬化性LN。
Ⅴ型为膜性LN:光镜下可见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或不伴系膜病变。免疫荧光或电镜下可见球性或节段性上皮下连续性免疫复合物沉积,Ⅴ型常与Ⅲ型或Ⅳ型共同存在。
Ⅵ型为进行性硬化性LN:90%以上的肾小球呈球性硬化。
活动性病变是指下列情形: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核碎裂,纤维素样坏死,肾小球基底膜破坏,细胞性或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形成、白金耳等。
慢性病变是指存在节段性或全球性肾小球硬化、纤维性粘连、纤维性新月体形成。
酒泉哪个医院肾病比较好
肾病对患者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对患者的正常机制调节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不及时的采取正规的治疗,长久下去可能会危害患者的生命,患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患者,治疗肾病到正规的医院去治疗,以免在不正规的医院治疗不当引起更严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