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反复眨眼、咧嘴、摇头、发出怪声等表现,误以为是“调皮”或“坏习惯”,却不知这可能是儿童抽动症的信号!重庆天佑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专家指出:抽动症不会自愈,但早干预可有效控制症状!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TicDisorder)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突发、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或发声,常见于5-12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抽动症的常见表现
运动性抽动:
面部:眨眼、挤眉、皱鼻、咧嘴
头颈部:摇头、点头、耸肩
肢体:甩手、踢腿、跺脚
发声性抽动:
清嗓子、咳嗽、哼哼声
重复单词或脏话(秽语症)
【抽动症的4大危害,家长别忽视!】
影响社交:怪异动作可能遭同学嘲笑,导致自卑
学习困难:抽动频繁时无法集中注意力
共患病风险:常合并多动症(ADHD)、强迫症(OCD)
成年期遗留:约30%患者症状持续至成人
【孩子为什么会得抽动症?】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抽动症或强迫症病史
神经递质失衡: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异常
环境诱因:
压力大(家庭矛盾、学习压力)
电子产品过度使用
感染后免疫反应(如链球菌感染)
【抽动症能治好吗?科学干预是关键!】
抽动症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
轻度抽动:心理行为干预+家庭环境调整
中重度抽动: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针灸)
神经调控治疗(如经颅磁刺激)
心理行为训练(习惯逆转训练)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抽动症专科】
专业评估:
Yale抽动严重程度量表
脑电图、微量元素检测(排除其他疾病)
特色治疗:
中医醒脑开窍疗.法
生物反馈治疗
家庭行为管理指导
康复案例:
“孩子频繁眨眼半年,治疗1个月后症状减轻90%!”——7岁患儿家长
【家长必看!抽动症护理要点】
1️⃣不提醒、不指责:避免强化症状
2️⃣减压:保证充足睡眠,减少课外班
3️⃣饮食调整:少吃含咖啡因、添加剂的食物
4️⃣记录症状:就诊时提供发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