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痛还出血,即尿痛、尿血,其可能是由泌尿系统的感染、结石、结核或肿瘤等病变所引起的,临床上,针对不同的原因,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泌尿系统感染。
1、病因分析:本病是细菌等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时,泌尿系统会产生炎症反应,尿液中有比较多的白细胞甚至脓细胞,当这些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时,刺激尿道黏膜就会产生尿痛;尿路黏膜充血、水肿,当毛细血管破裂时,就会形成尿血。2、治疗方法: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以及遵医嘱足量、足疗程地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比如遵医嘱口服或静脉滴注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
二、泌尿系统结石。
1、病因分析:本病是指发生在肾、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内的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结石常常并发炎症,炎性分泌物会刺激膀胱和尿道黏膜,从而引起尿痛、尿频、尿急等尿道刺激症状。另外,由于结石是一个坚硬的实体,其在泌尿系管腔中活动容易划破黏膜造成出血,从而可引起尿血症状。2、治疗方法:具体治疗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进行对症治疗。如果是直径小于六毫米的结石,并且结石比较光滑,可以通过药物排石进行治疗;如果是直径大于六毫米小于两厘米的结石,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再配合药物排石进行治疗;如果保守治果不佳时,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三、泌尿系统结核。
1、病因分析:本病是指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发生的结核病变,其中常见、先发生者是肾脏。以肾结核为例,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脓液和结核分枝杆菌,会对尿道黏膜产生刺激,产生尿痛;结核病变可破坏泌尿系统黏膜组织和血管,还可导致膀胱溃疡,这些均可导致出血,从而引起尿血症状。2、治疗方法:泌尿系统结核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抗结核药物有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等;如果存在肾脏破坏严重或泌尿系统有严重并发症,比如输尿管狭窄、膀胱结核性挛缩伴对侧肾积水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四、泌尿系统肿瘤。
1、病因分析:本病是指肾、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发生的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良性肿瘤有肾错构瘤、膀胱平滑肌瘤等,恶性肿瘤有肾癌、肾盂输尿管癌、膀胱癌等。当肿瘤表面破溃或者发生破裂时,可造成出血而引起尿血症状,同时,坏死组织刺激膀胱和尿道黏膜可引起尿痛。2、治疗方法:不同肿瘤治疗方法不同,以肾癌为例,如果是局限性和局部进展性肾癌,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对于晚期肾癌,应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可考虑同时采取减瘤性质的肾切除术。
综上,引起尿痛、尿血的原因比较多,建议患者及时至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就诊,以尽早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