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肾病到哪家医院好
肾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如果不及时的采取治疗那么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首先要看医院的口碑,一个医院的口碑很重要,患者可以可事先收集一下有关信息,比如,可以上网了解相关医院的情况,听听周围人的介绍;另外要看医院的技术水平,经验丰富的医生会减轻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可以减少病情治疗的时间,因此肾病患者在选择医院时,这是比较重要一项。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多阳气不足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主要合并症之一,临床往往以血尿、程度不同的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在治疗上存在着慢、病程长、易反复的状况。笔者在临床治疗该病时,一旦发现患儿有阳气不足的倾向及时及早予以温阳药治疗,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患儿存在着阳气不足的临床表现,诸如形气不足、面色无神、少气懒言、畏风等。即使发热时部分患儿依然仅表现为局部如咽部充血,其余均为阳虚的表现。笔者认为本病多为阳气不足、本虚标实。根据不同病程,不同临床表现,及早发现有无阳虚状况,如有阳气不足及早运用温阳药物,每每收效很好。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位在肾,六经辨证中属阴病,少阴与太阳相表里。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病大体不外两个途径:一是少阴本虚,病邪由太阴经直达少阴而发病,二是单纯性过敏性紫癜为太阳,阳明病变,病位在肌腠可清、可发、可举。病入少阴,邪伏于里,损伤阳气,应从扶阳、温阳、恢复肾中阳气着手,如此才能托邪而出。
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初起,同时有皮肤出血点,舌质淡红,苔薄黄者一般以举斑汤(当归、赤芍、白芷、升麻、甲珠)合并化裁潜阳丹方(炙甘草、砂仁、炒黄柏、龟板、附子)。升麻、葛根举阳明经邪气出于太阳之表恢复卫气运行,赤芍、甘草合营,以协和营卫。
举斑汤中升麻举阳明经之毒邪外出,配白芷走表,以透邪于外,当归、赤芍清营卫之热,甲珠活血合营。化裁潜阳汤为封髓丹(甘草、砂仁、黄柏)与潜阳丹(甘草、砂仁龟板、附子)的合方,甘草补中伏火,砂仁辛温,宣中阳,又能纳气归肾,龟板炒黄柏潜伏外越之阳气,附子辛温补肾中之真阳,又甘草与附子、砂仁相配辛甘化阳,甘草与黄柏苦甘化阴,龟板滋水,通阴阳,引甲珠使肾中瘀血化去,诸药合用共取效果。
2、兼脾阳受损、湿邪阻滞纳食不佳者以平胃散或理中汤,以苍术代替白术,加潜阳丹化裁,脾肾同治,舌苔厚腻大便干,脉有滑数者,可以用调味承气汤。
3、出现明显阳虚水肿、尿有蛋白者,则以真武汤合四逆汤或真武汤合香砂理中汤加减治疗。
4、关于止血药的运用,常以三七、甲珠同用或单用,取活血、止血双重功效。
5、关于温阳药和清热药同用的问题。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尤其是久治不愈者会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温阳药和清热解毒药同用会很快达到热退局部病灶消散的效果。笔者认为一旦出现细沉脉必用温阳药,浮脉若舌质嫩黄苔不燥者仍可使用温阳药。若尚有少阴症,阳虚发热者,尽管体温高,却欲得近衣,热在肌肤,寒在骨髓,这种情况在过敏性紫癜肾炎中也屡屡见到,只要用温阳解表则就会热退身安、咽痛亦止。
6、关于附子的用量问题。附子作为温阳药的主要药物,也有效,难掌握,笔者的经验是初起用量要少,无不良反应可渐次加量,直到有效为止,或在此基础上稍减其量,连续运用。
狼疮性肾炎:定期随访比积极治疗更重要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一项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在约38.3%的患者中。LN患者具有较高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和死亡的发生率。LN患者较其他SLE患者更年轻,更多是非白人种族背景。
来自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健康科学中心和达尔豪西大学的风湿科、药剂科和病理科的研究者们分析了登记在国际系统性红斑狼疮合作临床研究(SLICC)中的1827例新诊断的SLE患者。来自于美国、欧洲、加拿大、墨西哥和亚洲的患者均接受标准治疗方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的Rheumatology杂志。
这项研究所强调的一点是SLE患者应该筛查LN,如果确实患有LN,应保证规律随访。早期的积极治疗非常重要,但不是意味着需要给患者更多的药物,而是需要更好的随访。
研究纳入1999年-2012年期间的患者,基线时平均年龄35.1岁,其中89%是女性。平均随访时间是4.6年,每年收集数据,包括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蛋白尿,ESRD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此研究起初并不是设计来评估肾脏结局的,所以有些信息来自于回顾性的病例综述。
结果总共纳入了700例LN患者,其中566例患者(80.9%)在研究入组时已患有LN。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或肾活检结果(如果能有此结果)诊断LN。虽然目前的指南推荐所有怀疑有肾脏疾病的SLE患者进行肾活检,但是仅有56.4%的LN患者真正接受了肾活检。
与其他的SLE患者相比,那些LN患者具有较高的高血压病、浆膜炎、神经系统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但是较少具有皮肤病,关节炎和抗核抗体。
在LN患者中更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是抗疟药物的使用较少:仅有49.1%的LN患者在入组研究时已在服用,随着研究进行,这一数字增加至72%。LN严重的患者具有低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
与总的SLE患者仅为4.3%相比,LN患者10年ESRD的发生率是10.1%。LN患者同样还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此外,那些在研究入组时已服用抗疟药物的患者进展至ESRD的可能性虽然没有减少,但是他们的生存期较长。这些数字较十几年前有改善,但改善这些患者的结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自新加坡YongLooLin医科大学风湿科的AnselmMak和SenHeeTay教授在与此研究相伴随的一篇述评中写道:值得注意的是,早期使用抗疟药物羟氯喹,肾活检比例的增加和前瞻性评价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对LN患者至关重要,不仅仅只是改善生存率,而且还提高了对SLE患者的整体护理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些患者都是在学术中心接受治疗,因此他们所接受的治疗可能较那些在社区接受治疗的SLE患者更积极。由于患者在诊断后很快就被纳入研究(平均在诊断的6个月后),因此他们较整个SLE患者人群更年轻,病程更短。还应注意研究人群的背景中包括很大比例的白人患者,由于这组患者的结局倾向较好,因此本研究中的死亡率和患病率可能较普通人群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