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脉象理义你知道多少?
切诊常见的为切脉,是中医的特征形象。目前通采常用的诊脉部位是寸关尺,正常脉理是寸关尺三部有脉,一息四至、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应有力。那么常见的脉类有?一、浮脉类:
1、浮脉:轻按可得,重按稍弱。主表证:外感病见于脉浮紧,为表寒证;见脉浮数,为表热证;浮而有力为表实证;浮而无力为表虚;见脉浮滑,为表证夹痰。也主虚证:久病体弱而见浮脉,多为虚阳外越之证。
2、洪脉:脉体阔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为气分热盛正衰。多见于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等症。
3、散脉:浮散无根、至数齐。见于正气散尽之病症。
4、濡脉:浮而细软,主虚证和湿证。
二、沉脉类:
1、沉脉:轻按不应,重按始得。脉理主里证:有力为实,无力为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2、伏脉:重手推按始得,或则伏而不见。主邪闭、痛极。
3、弱脉:极软而沉细,主气血不足。
三、迟脉类:
1、迟脉:脉搏缓慢,一息不足四至,一般为三至而已。(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2、缓脉:一息四至,来去缓慢,主湿盛。
3、涩脉:脉往来艰涩而不畅,如刀刮竹。脉涩有力为气滞血瘀、挟痰挟食。脉涩无力为伤精、血少。
4、结脉: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见于阴盛气结、寒痰、积聚等证。
矽肺怎么用中医治疗
中医非常受老年人以及一些慢性疾病患者的欢迎,因为中医就像是中国的儒家思想一样,总是能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治疗疾病。特别重要的是没有任何的,矽肺用中医来治疗是好的。那么矽肺怎么用中医治疗呢?
缓解症状两方
方一党参60克、牡蛎60克、乌梅15克、瓜蒌30克、马齿苋15克、禹余粮15克、薤白15克、茯苓12克、杏仁12克、桔梗15克、前胡12克、枳壳6克、生姜6克,水煎服。咽干、咯黏痰者加玉竹、知母、天冬、麦冬;咯白泡沫痰者加桂枝、陈皮、半夏;咯黄痰、口渴者加黄芩、生石膏;怕风畏冷者加荆芥、防风;发热、咳嗽、口渴者加桑叶、菊花;纳差者加山楂、炒麦芽、炒谷芽;失眠者加远志、酸枣仁。
方二党参、鸡内金各15克,瓜蒌、白果、木贼草各30克,薤白、制大黄各10克,金钱草12克,胎盘粉3克,共研末,每次服2克,每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
练气功有益
有一些研究者日前报告,矽肺患者练习气功能减轻症状,其可练的功法有站桩功、吐纳功、气功太极十五势、自我经穴导引。
咳嗽、咯痰、胸痛、气喘是矽肺的四大症状,矽肺患者练习气功三个月后这些症状可好转;同时,患者的全身情况也可好转,如食欲增强、腹胀消失、失眠减轻、感冒次数减少或感冒引起肺部感染程度减轻。有研究认为,矽肺患者练习气功后,其肺活量和机体再生机能会有改善。练习气功对于矽肺患者的治疗作用,并非是消除肺内的矽结节和纤维化改变,而是调整其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状态,在全身情况好转的基础上,使呼吸系统的症状得到改善。这体现了气功心身同练的特点,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
以上的这些就是中医治疗矽肺的方式和方法了,建议患者在治疗矽肺这种疾病的时候,好可以找一个环境好的地方。好可以到有山有水还有树林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氧气充足,不论是从空气还是在心理上都是患者疾病的佳场所。
中医谈如何祛湿
中医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非常提倡的养生以及生病治疗的手段,虽然现在基本上都是西医,但是对于调养像祛湿这种问题中医可以说相当好了。我们自己可以发现体内是否有湿气,一旦有我们就要开始预防,平时闲暇之日泡点姜茶之类的,按下穴位如足三里,还有中医的拔罐等。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湿。
邪湿不去,吃再多的补品、养生的药都好像治标不治本,好像力用不到正确的地方。生活中很多人患有脂肪肝、高血压、哮喘、心脑血管等各种疾病,甚至是恶性肿瘤,其实很多症状的产生,都跟体内的邪湿有关。
早在1800年前,大医学家张仲景就在《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着,寒在骨髓“意思就是说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加衣服,这就表明体内湿寒气很重,都到骨髓里面去了。这个时候,如果再用药或者打抗生素更不妙,会把外面的湿寒之气直接带进体内,那更是雪上加霜。
在哪个年代,人们尚且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疾病多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现如今,时代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外寒和内热多交织在一起,形成邪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人体的气机。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冬天很少有人感冒,而温暖的春夏,确实发烧感冒的集中爆发时期。
现在的人去哪里都有空调,对世纪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人们对外界的环境适应能力越来越差。夏天躲在空调里面,冬天则有暖气。这就使得人体的阴阳无法平衡,就容易造成体内邪湿的堆积,造成阳气虚衰,这就是古话说的“东不藏精,春必病温“。邪湿对人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