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和白芥子均为中药材,但两者的区别在于来源、功效、治疗病症、中药配伍禁忌以及不良反应方面。建议患者在使用芥子或白芥子前,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明确其药物性质,避免盲目用药。
1、来源不同:芥子为石棉科植物芥穗的干燥成熟果实,而白芥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白芥子的干燥根茎;
2、功效不同:芥子味辛、苦,性温,归肺、胃经,具有温肺化痰、散结镇痛、杀虫散结的功效。白芥子味辛、苦,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祛痰镇痛、温肺化饮、散结消肿的功效;
3、治疗病症不同:芥子辛温,能祛痰止咳、解毒杀虫,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胸胁胀痛、痈肿疮毒、乳痈肿痛等病症。白芥子辛温,能温肺化痰、散结镇痛,可用于治疗肺寒咳嗽、咯痰白沫、胸痹心痛、胃寒呕吐、寒痰喘咳,以及痰湿流注、外伤出血等病症;
4、中药配伍禁忌不同:芥子不能与辛夷、白蔹、白芨、南星、瓜蒌等中药材一同使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白芥子不能与黄芥子、白蔹、白及同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毒性;
5、不良反应不同:芥子中含有芥子油、脂肪油、棉胶类物质,有一定刺激性,可能会引起口腔、食道及胃肠道黏膜出现灼热感。白芥子毒性较低,但也有一定的毒性,可能引起头痛、乏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