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脱髓鞘是一种影像学诊断,在CT上表现为脑白质内高信号影。在核磁共振上可见到脑白质区域的T2、FLAIR及DWI序列上有斑片状高信号区,通常提示存在脑白质脱髓鞘的情况。
如果患者既往没有明确的基础疾病,只是由于年龄增大出现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则无需特殊治疗。但如果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则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一、非病理因素
随着人体衰老,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都会有所下降,包括大脑功能也会逐渐减退。当机体内的毒素沉积过多时,则可能会导致脑部神经元变性,并引起脑白质脱髓鞘的现象发生。此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定期复诊即可。
二、病理因素
1.高血压:若患有高血压后未及时治疗或控制血压过高时,则会导致脑血管硬化以及狭窄等情况的发生。而长期高血压则会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造成脑白质脱髓鞘现象。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糖尿病:若患有糖尿病后血糖值持续升高且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则会对周围神经产生损害,严重者还会累及中枢神经,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同时糖化血红蛋白长时间处于偏高的状态,也会影响到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进而形成脑白质脱髓鞘病变。可以遵从医生指导服用格列本脲片、盐酸吡格列酮胶囊等降糖类药物改善病情。
3.动脉粥样硬化:若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后不及时治疗或者病情比较严重,则会导致脑供血不足,甚至会引起脑梗死情况的发生。而脑梗塞对脑细胞会产生严重的损伤,进一步就会诱发脑白质脱髓鞘的症状。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凝血类药物改善。
4.颈椎病:如果自身患有颈椎病,因颈部关节突出压迫颈动脉,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可引发此现象。需配合医生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减轻不适感。
此外,还可能与颅骨骨折有关。建议完善相关检查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告知医生并做相关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