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出现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时,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胃肠型感冒或急性肠炎等导致。如果症状较轻,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饮食即可;但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一、生活护理
1.清淡饮食:尽量给宝宝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汤等,并且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否则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疾病恢复。
2.补充水分:发生呕吐和腹泻后,可能会引起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因此要注意适当喝温开水,以防止脱水的情况发生。
3.其他方面: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也要调整饮食结构,不要进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到宝宝的恢复。
二、物理降温
可以使用毛巾擦拭宝宝额头、腋窝以及腹股沟等部位,通过反复擦拭可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但需注意在擦拭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柔,以防损伤皮肤。
三、药物治疗
1.口服补液盐:当宝宝呕吐、腹泻的症状较为明显时,为了避免机体失水过多而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口服补液盐来预防或者纠正脱水现象。
2.蒙脱石散:若宝宝存在明显的腹泻症状,还可以遵医嘱应用止泻剂,例如蒙脱石散等。
3.抗病毒药物:如果经过上述处理效果不佳,必要时还需要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查,明确感染原因后再给予相应抗病毒药物,比如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颗粒等。
4.抗生素类药物:若是细菌感染所致,还可根据情况选择敏感抗生素类药物,例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排便情况,同时还要做好腹部保暖工作,以免着凉而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