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可迅速增加。因此如果出现病毒感染导致的感冒,并且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则有可能会出现C反应蛋白偏低的情况。
一、原因
1.病毒感染:当患者发生病毒性感冒后,由于病毒侵袭呼吸道黏膜,可能会引起局部充血、水肿以及炎性分泌物渗出增多的现象。此时会导致体温逐渐升高,甚至还会伴有流鼻涕的症状。而随着疾病的发展,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继发感染,从而诱发支气管炎或者肺炎的发生。此时就会使体内存在炎症因子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较多的C反应蛋白,从而使检测结果显示为偏高现象。
2.药物影响: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期间,如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因为此类药物并不具有杀菌作用,所以无法将体内的细菌完全杀灭掉。而且还有可能会影响身体正常代谢功能,进而表现为C反应蛋白偏低的情况。
二、处理措施
一般情况下,病毒性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通常会在7天左右恢复健康。但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则需要遵医嘱服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遵从医生指导,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能够促进疾病恢复。此外还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