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多动症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异常、脑功能异常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可能涉及后天因素。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多动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若父母一方患有此病,则子女患病概率高于正常人。因此,当患者受到遗传影响时,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等症状。
2.神经递质异常
神经递质是参与大脑信息传递的重要物质,其异常可能导致大脑无法正常地接收和处理来自外界的信息。这会导致患者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为多动和冲动。例如,通过药物调节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水平,可以减轻相关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托莫西汀胶囊、盐酸硫必利片等。
3.脑功能异常
脑功能异常是指大脑中某些区域的功能出现了失调或障碍,导致这些区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下降,从而引起多动症的症状。针对脑功能异常引起的多动症,可采用经颅磁刺激来改善大脑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元修复。
4.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如家庭环境不良、教育方式不当等,也可能诱发多动症。对此类原因所致的多动症,可通过认知行为帮助患者调整错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
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如氯硝西泮片、奥氮平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