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有较多的影像学检查,如头部CT、磁共振检查、增强CT、脑血管造影等。但磁共振检查对脑胶质瘤的诊断,具有无创性、敏感性高、性好等特点。除了头部CT、磁共振检查外,脑胶质瘤的检查方法还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将显影剂通过导管注射到需要检查的血管,并通过特定机器进行连续采集显影时,对血管进行成像,以帮助确定肿瘤位置。此检查主要依靠判断肿瘤的血液供应,来帮助确定胶质瘤的范围与大小;
2、增强CT: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CT扫描,通过病灶对显影像的不同形态来进行判断,以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范围;
3、脑血管造影检查:是将导管在颅内通过血管注入造影剂,造影剂在肿瘤血管中流动,并在CT检查中观察,帮助判断肿瘤位置及大小;
4、其他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查,通过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来辅助判断肿瘤的情况,辅助判断脑胶质瘤的范围。
除以上检查外,若出现相关症状时,还可进行腰椎穿刺检查,根据脑脊液的改变帮助判断病情。在临床上,一般脑胶质瘤的诊断,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查等多种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然后进行分期,以便于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