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症状包括咳嗽、发热等,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居家护理需注意隔离。感染后应及时就医,避免拖延。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或近距离交谈时。感染者排出带有病原体的飞沫,健康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在封闭、拥挤的环境中,传染风险更高,如学校、办公室或公共交通工具。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尤其是儿童、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
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常用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和克拉霉素,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年龄和病情确定。如感染症状较重,需入院接受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居家护理时,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和毛巾,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多喝水、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恢复。
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日常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长时间待在人群密集的封闭空间,外出时佩戴医用口罩。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和菠菜,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或太极,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
肺炎支原体感染虽具有传染性,但通过科学治疗和有效防护,可以很好控制病情。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忽视病情。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体检和接种相关疫苗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