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癌诊疗领域,长沙多家三甲医院已形成特色鲜明的技术优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胆胰外科开展肝切除手术,年手术量超500例;湖南省肿瘤医院采用介入栓塞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中晚期肝癌;湖南省人民医院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长沙市中心医院开展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这些医院通过引进设备和技术创新,为肝癌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肝胆胰外科拥有64排CT和3.0T磁共振等设备,开展解剖性肝切除术和ALPPS手术。年完成肝癌手术1200余例,5年生存率达42%。设有肝癌MDT团队,整合外科、介入、放疗等学科资源。
2.湖南省肿瘤医院
介入治疗科年完成TACE手术800例,配备DSA和射频消融设备。开展载药微球栓塞技术,联合仑伐替尼等靶向药物,使晚期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至16个月。参与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3.湖南省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完成肝切除手术300余例。建立肝癌数据库,开展术前3D重建规划。日间病房收治小肝癌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至3天。
4.长沙市中心医院
超声介入科开展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5年累计完成小肝癌消融术600例。配备微波消融仪和超声造影设备,对3cm以下肿瘤的完全消融率达95%。建立快速康复路径。
5.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移植中心开展活体肝移植治疗肝癌,5年生存率58%。拥有肝移植资质,年完成手术50例。重症医学科配备人工肝支持系统,为终末期患者提供过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