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39℃睡着时,若呼吸平稳、面色正常可暂不叫醒,持续监测体温;出现抽搐、呼吸急促需立即就医。物理降温优先,药物需遵医嘱。
1.判断是否需叫醒
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的过程,若宝宝安静入睡、呼吸均匀、四肢温暖,不必强行叫醒。频繁唤醒可能加重疲劳,反而不利恢复。每30分钟复测体温,腋温超过38.5℃或出现寒颤需干预。
2.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首选温水擦拭,用32-34℃温水浸湿毛巾,轻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开前胸足底。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后颈,每4小时更换。保持室温24-26℃,穿单层纯棉衣物。禁用酒精擦浴或冰敷。
3.药物使用规范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月龄以上,每4-6小时一次,24小时不超过4次。布洛芬适合6月龄以上,间隔6-8小时给药。阿司匹林禁用于婴幼儿。服药后半小时复测体温,记录用药时间。
4.危险征兆识别
体温持续40℃以上、出现喷射性呕吐、意识模糊、皮肤紫绀应立即就医。热性惊厥发作时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抽搐时长。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囟门凹陷、哭无泪。
5.家庭护理要点
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母乳,拒绝饮水可用滴管喂服。清淡饮食选择小米粥、苹果泥。监测体温曲线,发热超过72小时或反复39℃以上需血常规检查。
睡眠中发热需平衡休息与降温需求,重点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备齐电子体温计、退热药、冰袋应急三件套,掌握WHO推荐的三摸法:摸额头、手脚、后背评估体温状态。记录发热日志包括体温、用药、精神状态,就诊时提供完整数据有助于医生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