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宝宝需要特别关注喂养、睡眠、卫生和健康监测四个方面。母乳喂养按需进行,每天8-12次;保持18-22℃室温,仰卧睡姿;脐带护理用75%酒精每日消毒2次;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首针,出现黄疸需监测。
1.喂养方面
母乳是新生儿佳食物,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每次哺乳时间15-20分钟,两侧乳房交替喂养。配方奶喂养需按说明冲泡,每3小时一次。观察宝宝每天排尿6次以上、排便3-4次,体重每周增长150-200克为正常指标。哺乳后拍嗝15分钟,采用竖抱姿势防止吐奶。
2.睡眠管理
新生儿每天需要16-20小时睡眠,昼夜节律未形成时应避免强光刺激。婴儿床选择硬质床垫,不放置毛绒玩具和松软寝具。包裹襁褓时注意下肢自然屈曲位,避免捆绑过紧。白天小睡不超过3小时,夜间喂奶保持昏暗环境,帮助建立生物钟。
3.日常护理
洗澡水温控制在38-40℃,使用中性沐浴露每周2-3次即可。每次便后从前向后擦拭会阴部,男婴清洁时不要强行推开包皮。指甲修剪选用圆头剪刀,在睡眠时进行。衣物选择纯棉材质,比成人多穿一件为宜。体温测量以腋下36.5-37.3℃为正常范围。
4.健康观察
出生后72小时内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生理性黄疸多在2周内消退,病理性黄疸需蓝光治疗。呕吐物带血、抽搐、呼吸超过60次/分钟需立即就医。满月体检要检查髋关节发育和听力筛查。记录每日哺乳次数、大小便性状,发现异常及时咨询儿科医生。
新生儿护理需要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养育环境清洁但不过度消毒,允许适量微生物接触有助于免疫系统发育。照料者要学习婴儿急救知识,准备电子体温计、生理盐水鼻滴等常备用品。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记录身高体重头围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