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支气管肺炎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配合雾化、拍背排痰等护理措施。
1.症状表现
支气管肺炎患儿典型症状为持续性咳嗽,初期干咳后转为有痰。体温可能升至38-39℃,部分婴幼儿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呼吸频率增快是重要指征,新生儿>60次/分,婴儿>50次/分需警惕。重症可见鼻翼煽动、胸骨上窝凹陷等呼吸困难表现,听诊可闻及固定湿啰音。
2.病原体类型
细菌性感染以肺炎链球菌多见,表现为高热、脓性痰;病毒性感染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多伴喘息;支原体感染好发于学龄前儿童,特征为刺激性干咳。6个月以下婴儿需重点排除衣原体感染,可能无发热但伴有结膜炎。
3.药物治疗方案
细菌性肺炎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过敏患儿可用阿奇霉素。病毒性肺炎可用利巴韦林雾化,重症流感病例使用奥司他韦。支原体感染采用红霉素或多西环素(8岁以上)。咳嗽剧烈可短期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喘息明显时联合布地奈德雾化。
4.家庭护理要点
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通风3次。采用空心掌自下而上拍背,餐前1小时进行,每次5分钟。母乳喂养者增加喂养频次,已添加辅食的婴儿选择梨汁、百合粥等润肺食物。发热时采用温水擦浴,体温>38.5℃按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5.就医警示信号
出现呼吸频率超过正常值20%、持续高热3天不退、口唇青紫、拒食尿量减少、嗜睡或烦躁不安等情况,需立即急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任何肺炎症状都应第一时间就诊。
支气管肺炎及时干预预后良好,但需警惕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脓胸。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呼吸状态变化,完成全程用药。预防重点在于按时接种肺炎疫苗、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流感季节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恢复期应继续营养支持,定期随访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