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与药物退烧结合的方式,体温超过38.5℃需服用退烧药。核心处理原则包括监测体温、补充水分、合理用药,并观察伴随症状。
1.物理降温方法
温水擦浴是的物理降温方式,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每次10分钟。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后颈,每4小时更换一次。减少衣物穿着,保持室温在24-26℃之间,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冰敷需谨慎使用,仅限额头局部且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
2.药物退烧选择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儿,每4-6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幼儿,间隔6-8小时给药,消化道刺激较小。栓剂适合呕吐患儿,但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注意不同剂型不可混用,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若持续高热需就医排查病因。
3.家庭护理要点
每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变化曲线,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更。少量多次喂温水、母乳或口服补液盐,每日饮水量应达正常1.5倍。准备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菜粥,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代谢负担。保持环境安静,让患儿充分休息,密切观察有无抽搐、皮疹或意识改变等危险信号。
当发热超过72小时,体温反复超过40℃,或出现嗜睡、呕吐、抽搐等症状时,必须立即就医。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属于急诊情况,不可自行用药。退烧处理同时要查找原发病因,感冒、幼儿急疹等病毒性感染通常3天自限,但中耳炎、尿路感染等需抗生素治疗。正确护理配合医疗干预才能确保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