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引起的疼痛主要集中在盆腔、腰骶部及下肢,晚期可能扩散至腹部或骨骼。早期可能无症状,定期筛查是关键。
1.盆腔疼痛
肿瘤侵犯宫颈及周围组织时,盆腔区域出现持续性钝痛或压迫感。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放射至大腿内侧。妇科检查时触诊宫颈可能诱发疼痛,肿瘤压迫输尿管会导致肾区胀痛。建议出现不明原因盆腔疼痛超过两周时,及时进行HPV检测和TCT检查。
2.腰骶部神经痛
癌细胞浸润骶韧带时,腰骶部产生放射性神经痛,平卧时可能加重。约30%患者出现坐骨神经痛样症状,表现为单侧下肢麻木或刺痛。MRI检查可发现肿瘤对神经丛的侵犯,镇痛治疗需结合放疗同步进行,常用药物包括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调节剂。
3.骨转移性疼痛
IV期患者常见脊椎、骨盆或股骨转移,表现为夜间加重的深部骨痛。CT显示溶骨性破坏时,需采用唑来膦酸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针对孤立性骨转移灶,可考虑放射性核素治疗或姑息性放疗,同时配合羟考酮缓释片阶梯镇痛。
4.腹部牵扯痛
肿瘤进展至宫旁组织或腹膜时,出现全腹弥漫性隐痛,可能伴发肠梗阻样绞痛。腹腔镜探查可见癌性腹膜炎改变,腹腔热灌注化疗能缓解症状。营养支持治疗需采用低渣饮食,避免牛奶等产气食物加重腹胀。
疼痛是宫颈癌进展的重要信号,从局部不适到多部位剧痛往往提示病情变化。无论疼痛程度如何,确诊后应立即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疼痛管理需贯穿治疗全程。建议适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接种HPV疫苗可预防70%以上相关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