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高烧时,物理降温配合药物退烧是快有效的方法。体温超过38.5℃需服用退烧药,同时采用温水擦浴、减少衣物、多喝水等方式辅助降温。
1.药物退烧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儿,每4-6小时可重复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5次。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幼儿,抗炎效果更显著,间隔6-8小时给药。阿司匹林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服药后30-60分钟开始起效,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2.物理降温
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每次10分钟。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可能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穿着纯棉单衣,室温维持在24-26℃。退热贴可敷于额头,但效果有限不能替代药物。温水浴时水位不超过肚脐,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3.补液护理
每小时补充5-10ml/kg水分,母乳喂养增加喂奶频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按50ml/kg分次饮用。观察尿量,4小时无排尿需就医。稀释的苹果汁或米汤可补充电解质,避免饮用含糖饮料。
4.危险信号识别
体温持续40℃以上超过2小时,伴随抽搐、呕吐、皮疹需急诊。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前囟隆起提示严重感染。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无论温度都应立即就医。热性惊厥发作时保持侧卧位,清理口腔分泌物,记录发作时长。
高烧是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重点在于控制不适而非单纯降温。退烧药起效后体温可能反复,需要持续监测4-6小时。物理降温需在药物基础上配合使用,单独使用效果有限。记录发热曲线图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避免短时间内重复使用不同退烧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