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等方式稳定血糖。糖尿病通常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肥胖等原因引起。
1、饮食控制: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等粗粮,每日摄入蔬菜不少于500克。限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酸摄入,采用少食多餐模式。合并高血压患者需同时控制钠盐摄入量在每日5克以下。
2、运动干预: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抗阻训练每周2-3次,注意运动前后血糖监测。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含糖食品预防低血糖。
3、血糖监测:
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记录血糖波动规律。糖化血红蛋白每3-6个月检测一次。出现多饮多尿、视力模糊等异常症状时需及时复测。
4、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格列美脲促进胰岛素分泌,阿卡波糖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胰岛素适用于胰岛功能衰竭患者。所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戒烟限酒,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每日足量饮水,避免长时间静坐。定期进行眼底、肾功能等并发症筛查。保持乐观心态,学习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家属应共同参与照护。出现严重高血糖或低血糖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