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主要由胰岛素抵抗增强、胎盘激素影响、遗传因素、肥胖及年龄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引起。
1、胰岛素抵抗增强:
妊娠期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等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导致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随着孕周增加,胰岛素抵抗逐渐加重,若胰腺代偿功能不足则可能引发血糖升高。
2、胎盘激素影响:
胎盘分泌的人胎盘催乳素、皮质醇等激素具有升糖作用,尤其在妊娠中晚期分泌量达到高峰。这些激素会促进脂肪分解和糖原异生,同时抑制葡萄糖利用,共同导致血糖水平异常。
3、遗传因素: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患病风险显著增加。特定基因变异可能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或胰岛素信号传导,使得机体在妊娠代谢负荷加重时更易出现糖代谢紊乱。
4、肥胖及年龄因素:
孕前体重指数超过25或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风险较高。内脏脂肪堆积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而高龄孕妇的胰腺代偿能力相对减弱,两者均可能诱发妊娠期糖尿病。
5、不良生活方式:
孕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习惯会加剧代谢负担。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可造成餐后血糖骤升,久坐不动则减弱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共同促进疾病发生。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优先选择全谷物、绿叶蔬菜及优质蛋白质。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避免久卧。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通过营养师指导调整膳食结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学营养治疗或胰岛素干预。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对血糖管理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