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早期主要表现为足部麻木、刺痛感、温度觉减退、肌肉无力及皮肤干燥等症状。
1、足部麻木:
足部麻木是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常见的早期表现,通常从足趾开始逐渐向足背及踝部蔓延。患者常描述为“穿袜子感”或“踩棉花感”,这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神经纤维髓鞘损伤,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所致。早期可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补充B族维生素改善症状。
2、刺痛感:
约40%患者会出现自发性刺痛或烧灼样疼痛,夜间加重是其典型特征。这种异常感觉与神经轴突变性后异常放电有关,可能伴随痛觉过敏现象。建议穿着宽松棉袜,避免足部受压,疼痛明显时可咨询医生使用营养神经药物。
3、温度觉减退:
患者对冷热刺激感知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烫伤或冻伤而不自知。检查时可发现足部对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这是小纤维神经受损的表现。日常洗脚水温需用温度计控制在37℃以下,禁止使用热水袋保暖。
4、肌肉无力:
早期可见足部小肌肉萎缩导致趾间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穿拖鞋易脱落、行走时足趾抓地力减弱。这与运动神经受累及肌肉失神经支配有关。建议进行足趾屈伸训练,每天3组,每组15次,有助于延缓肌肉萎缩。
5、皮肤干燥: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汗腺分泌减少,表现为足底皮肤皲裂、脱屑,严重时形成裂隙易继发感染。需每日使用尿素软膏保湿,修剪趾甲避免损伤皮肤,检查足底时需使用镜子观察隐蔽部位。
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应每日进行足部检查,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袜子及宽松软底鞋,避免赤足行走。饮食上增加富含硫胺素的全谷物、瘦肉及绿叶蔬菜,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以改善下肢循环。每3个月需至内分泌科进行10克尼龙丝试验、振动觉阈值等专业筛查,发现足部破溃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