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便秘可能由饮食结构不合理、水分摄入不足、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饮食结构不合理:
婴幼儿辅食添加过早或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导致便秘。母乳喂养儿突然转为配方奶,或过早引入高蛋白低纤维的辅食如米粉、肉类,易使粪便干结。建议逐步增加南瓜泥、西梅泥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辅食,6月龄前应以母乳为主。
2、水分摄入不足:
婴幼儿肾脏浓缩功能未完善,体液流失快。哺乳间隔过长、夏季出汗多而未及时补水,均可能造成肠道水分被过度吸收。母乳喂养儿需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儿两餐间应喂10-20毫升温开水,添加辅食后每日需额外补充50-100毫升水分。
3、肠道功能紊乱:
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先天性巨结肠等病理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时哭闹、腹胀如鼓等症状。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菌群,严重者需排除器质性疾病。若伴随呕吐、血便或体重不增,需及时就医进行肛门指诊或造影检查。
日常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蠕动,选择棉质宽松衣物减少腹压。母乳妈妈需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记录宝宝排便频率和性状,若超过3天未排便或粪便呈羊粪球状,应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等应急措施,禁止自行服用泻药。适当进行被动操锻炼,如蹬自行车动作有助于肠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