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引起。
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或直系亲属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特定基因变异可能影响胰岛素分泌功能或导致胰岛素抵抗,这类人群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会加重胰腺负担,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饮料的过量摄入可直接导致血糖波动。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也会影响糖代谢,建议控制添加糖摄入并增加全谷物比例。
体力活动不足会降低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率,久坐生活方式可能诱发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有效改善糖耐量异常。
内脏脂肪堆积会分泌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尤其是腰围超过90厘米的腹型肥胖者。脂肪细胞过度增生会导致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进而引发糖代谢紊乱。
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时,胰腺需代偿性分泌更多胰岛素,长期将导致β细胞功能衰竭。这种情况常伴随高血压、高尿酸等代谢综合征表现。
预防糖尿病需建立合理膳食结构,主食选择低升糖指数的糙米、燕麦等粗粮,每日摄入500克以上非淀粉类蔬菜。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配合抗阻训练,保持体质指数在18.5-23.9之间。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妊娠期需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已确诊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检查眼底和尿微量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