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可能引起低烧,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炎症反应扩散、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约70%的急性咽炎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病毒侵入咽部黏膜后激活免疫系统,释放炎性介质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至37.3-38℃。这种情况需多饮水休息,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会产生致热外毒素,引发38.5℃以上的发热,常伴随咽痛加剧和扁桃体脓栓。需通过咽拭子培养确诊后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继发风湿热等并发症。
过度疲劳或营养不良会导致淋巴细胞活性降低,机体清除病原体能力减弱,感染后更容易出现持续低烧。建议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增强免疫。
咽部炎症可能波及邻近的喉部或扁桃体,引发更广泛的炎性反应,此时体温可能波动在37.5-38.2℃之间。可通过淡盐水漱口减轻水肿,若出现呼吸不畅需及时就医。
干燥空气或粉尘持续刺激咽部黏膜时,可能造成局部充血肿胀伴发吸收热,表现为37℃左右的低热。使用加湿器维持50%湿度,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性气体。
急性咽炎患者出现低烧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温凉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可进行颈部淋巴按摩促进循环,用40℃温水泡脚帮助散热。若体温超过38.5℃持续3天不退,或出现皮疹、关节痛等症状,需警惕链球菌感染可能,应及时进行血常规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恢复期可适量食用雪梨、枇杷等润喉食物,避免大声说话减少黏膜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