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穿孔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拒食、发热寒战、排便异常、精神萎靡。肠穿孔属于儿科急症,需立即就医处理。
早期表现为突发性脐周或全腹持续性剧痛,婴幼儿多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蜷缩体位。腹部触诊可发现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早期亢进后期减弱。腹胀程度与穿孔大小相关,严重者可出现"板状腹"体征。
多数患儿在腹痛后出现频繁呕吐,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含胆汁或粪渣。新生儿表现为拒乳、吐奶,幼儿出现食欲骤降。呕吐物若呈咖啡渣样提示可能伴消化道出血。
穿孔后6-12小时可出现38℃以上发热,伴寒战或四肢厥冷。体温变化与腹腔感染程度相关,新生儿可能表现为体温不升。需警惕感染性休克前期的面色苍白、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等表现。
早期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典型表现为排便突然停止伴肛门停止排气。部分患儿排出果酱样血便或黏液便,提示可能存在肠套叠等原发病。肠鸣音完全消失是肠麻痹的典型表现。
患儿很快出现精神反应差、嗜睡或烦躁交替等意识改变。婴幼儿表现为异常安静或持续哭闹,皮肤可出现花斑纹。这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重要表现,需紧急医疗干预。
发现疑似症状应立即禁食禁水,避免按压腹部。转运时采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窒息,记录呕吐物及排泄物性状。术后恢复期需循序渐进喂养,首选低渣营养配方,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定期监测体重及营养指标,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切口疝。注意观察排便习惯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内建议流质半流质饮食为主,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