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在必要时可进行磁共振检查,但需严格评估风险。磁共振对胎儿的影响主要与检查部位、孕周及磁场强度有关,妊娠前三个月需谨慎选择。
妊娠12周内是胎儿器官形成关键期,此时尽量避免磁共振检查。妊娠中晚期相对,但需优先选择无辐射的超声检查。磁共振的射频脉冲虽无电离辐射,但强磁场可能产生生物热效应。
远离腹部的头部、四肢检查风险较低,磁场对胎儿影响微弱。盆腔或腰椎检查需特别谨慎,磁场中心距离胎儿越近潜在影响越大。临床优先采用屏蔽技术减少胎儿暴露。
1.5T以下低场强设备更适合孕妇,3.0T高场强设备需充分权衡利弊。超高场强(7.0T以上)绝对禁止使用。检查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避免重复扫描。
钆造影剂可能通过胎盘屏障,妊娠期禁用。必需使用时选择低剂量,并避开器官形成期。哺乳期妇女检查后需暂停哺乳24-48小时。
仅当超声无法确诊且病情危急时考虑磁共振,如疑似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母体颅内病变等。常规产检禁止作为筛查手段,必须由放射科与产科医生联合会诊决定。
孕妇进行磁共振检查后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新鲜蔬果,如蓝莓、菠菜等,有助于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建议穿着纯棉宽松衣物,避免静电刺激。检查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胎动变化,出现异常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胎儿生长发育监测,必要时增加产检频次。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对胎儿造成二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