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手术后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保肝药。介入手术可能对肝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保肝药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并促进恢复。
肝癌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等方式,这些操作可能引起肝细胞暂时性损伤或炎症反应。术后肝功能指标可能出现异常波动,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胆红素轻度上升等。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可通过稳定肝细胞膜、抑制炎症反应等机制辅助肝功能修复。临床常根据患者术后肝功能检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轻度异常可能仅需短期用药,明显异常者需延长疗程。
部分患者术后肝功能代偿良好,检查指标无明显异常时可能无须额外使用保肝药。这类情况多见于肿瘤体积较小、术前肝功能储备较好或采用局部消融治疗的患者。但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若出现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症状应及时干预。术后保肝治疗需结合个体情况,避免过度用药增加代谢负担。
肝癌介入术后除药物管理外,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严格禁酒并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每3-6个月定期复查腹部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出现乏力加重、腹水或意识改变等表现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