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高血糖可能由急性感染、创伤、手术、严重烧伤、心理应激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控制原发疾病、调整饮食、合理运动、药物干预、血糖监测等方式治疗。
细菌或病毒感染会激活免疫系统,导致应激激素分泌增加,抑制胰岛素作用。需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如燕麦、荞麦等粗粮替代精制米面。
机体在创伤或术后会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促进肝糖原分解。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早期可进行床上踝泵运动,每日监测指尖血糖4-6次。
大面积烧伤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需规范创面处理,烧伤后第3天起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营养支持建议采用高蛋白糖尿病配方营养剂。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会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糖代谢。可进行正念呼吸训练,每日3次每次10分钟,必要时在心理科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
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药物可能干扰糖代谢。需评估用药必要性,对于必须使用者可考虑联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降糖药物。
建议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携带含糖食品预防低血糖。饮食采用三餐两点制,每餐搭配150克以上绿叶蔬菜。烹饪选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限制高糖水果摄入量。建立规律的血糖监测记录,包括空腹、餐前及睡前血糖值。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尿酮体阳性需及时内分泌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