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急性肝衰竭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黄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意识模糊,晚期可发展为肝性脑病和多器官衰竭。主要症状包括消化道不适、皮肤黏膜黄染、出血倾向、神经系统异常及全身并发症。
1、消化道不适:
早期常见持续性恶心呕吐,伴随食欲锐减和上腹部隐痛。部分患者出现腹泻或便秘,与肝脏代谢功能急剧下降导致消化酶分泌异常有关。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加重消化道反应,需与妊娠剧吐鉴别。
2、皮肤黏膜黄染:
血清胆红素升高引发巩膜和皮肤明显黄染,通常3-5日内快速加重。尿液呈浓茶色,粪便颜色变浅,提示胆红素代谢障碍。妊娠期肝脏负担增加会加速黄疸进展。
3、出血倾向:
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导致牙龈出血、皮下瘀斑,严重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或产后大出血。实验室检查可见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血小板计数可能同时降低。
4、神经系统异常:
血氨升高引发嗜睡、定向力障碍等肝性脑病前驱症状,晚期可能出现扑翼样震颤或昏迷。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会加速毒性物质积累,需警惕突发意识障碍。
5、全身并发症:
常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代谢性酸中毒或感染性休克。胎儿易发生宫内窘迫,超声检查可能提示胎盘灌注不足。多系统受累是病情危重的标志。
孕妇出现疑似症状需立即住院监测,严格卧床休息并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记录胎动变化,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建议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粥、蒸蛋,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外界刺激,任何新发皮下出血点或意识状态改变都需紧急处理。妊娠合并急性肝衰竭属于产科危急重症,需在具备肝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多学科联合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