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周围脓肿主要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邻近组织炎症扩散、口腔卫生不良及反复扁桃体炎发作等因素引起。
1、细菌感染:
化脓性链球菌是常见致病菌,当扁桃体隐窝内细菌繁殖突破被膜时,可侵入周围疏松结缔组织形成脓肿。需通过细菌培养明确病原体后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2、免疫力下降:
过度疲劳、长期熬夜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局部防御功能减弱,扁桃体隐窝内细菌更易向周围扩散。建议保证充足睡眠并控制基础疾病。
3、炎症扩散:
急性扁桃体炎未及时控制时,炎症可穿透被膜向扁桃体周围间隙蔓延。早期表现为吞咽疼痛加重,需及时静脉输注抗生素阻止脓肿形成。
4、口腔卫生不良:
牙菌斑堆积或龋齿可能导致致病菌定植,通过淋巴引流引发感染。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可降低风险。
5、反复感染史: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隐窝结构变形,更易滞留细菌形成病灶。发作超过每年7次者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日常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促进代谢,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黏膜刺激。出现张口受限或颈部肿胀需立即就医,脓肿成熟后需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恢复期可含服低温流食减轻疼痛。定期用生理盐水漱口有助于维持口腔清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