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咳嗽喘不过气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主要方法包括保持气道通畅、调整体位、拍背排痰、缓解支气管痉挛及及时就医。该症状通常由呼吸道异物、急性喉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或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
1、保持气道通畅:
迅速检查口腔是否有食物或玩具等异物阻塞,用食指侧边轻扫清除。若异物位置较深,避免盲目抠挖,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针对1岁以上儿童)或拍背压胸法(针对婴儿)。同时解开衣领腰带,确保颈部无压迫。
2、调整体位:
将宝宝置于前倾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垫高呈30度角,此姿势可减轻膈肌对肺部的压迫。避免平躺导致分泌物倒流加重窒息风险。对婴幼儿可采用"飞机抱"姿势,一手托住胸腹部,另一手轻拍背部。
3、拍背排痰:
空心掌从背部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规律叩击,力度以引起胸腔共振为宜。每次持续3-5分钟,有助于松动气道分泌物。可配合蒸汽吸入(浴室热水雾气)稀释痰液,但需防止烫伤。禁止喂水或食物以免呛咳。
4、缓解支气管痉挛:
如有哮喘病史可立即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通过储雾罐辅助吸入。无药物时可尝试按压天突穴(胸骨上窝中央)或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保持环境空气流通,远离冷空气及烟雾刺激。
5、及时就医:
出现口唇青紫、意识模糊或呼吸暂停超过10秒时,需立即呼叫急救。就医途中持续监测呼吸频率,记录发作时间与诱因。需排查喉梗阻、气胸等急症,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雾化治疗。既往有喘息史者应携带既往病历资料。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5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及毛绒玩具。饮食宜清淡温软,避免过甜过咸食物刺激呼吸道。过敏体质宝宝需记录饮食日记,明确并回避过敏原。疫苗接种需按时完成百白破、Hib及肺炎球菌疫苗。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家庭成员出现感冒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建议每年进行两次肺功能筛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喘息发作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