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可能出现肝区疼痛、食欲减退、乏力消瘦、黄疸等症状。肝癌早期症状主要有肝区隐痛、消化功能异常、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皮肤黏膜黄染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1、肝区隐痛
肝癌早期常见右上腹持续性钝痛或胀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右肩背部。这种疼痛与肿瘤生长牵拉肝包膜有关,早期多为间歇性发作,随病情进展可转为持续性。出现此类症状需及时进行超声检查,临床常用甲胎蛋白检测辅助诊断,必要时需结合增强CT或核磁共振检查。
2、消化功能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明显减退、厌油腻食物、饭后饱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与肝癌影响胆汁分泌和胃肠功能有关,部分患者会误认为普通胃炎而延误就诊。建议出现持续消化不良时完善肝功能检查,排除肝脏占位性病变可能。
3、体重下降
短期内体重快速减轻是肝癌常见征兆,可能伴随明显乏力。肿瘤消耗机体营养会导致代谢紊乱,即使饮食正常也可能出现进行性消瘦。若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10%,应高度警惕恶性肿瘤可能。
4、皮肤黄染
巩膜和皮肤发黄提示胆红素代谢异常,常见于肝癌压迫胆管或肝细胞广泛受损时。黄疸可能伴随皮肤瘙痒、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等表现。血液检查可见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超声可发现肝内胆管扩张或占位病变。
5、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牙龈出血、下肢水肿等非特异性表现。肝癌可能干扰凝血功能导致异常出血,肿瘤坏死吸收可引起37.5-38℃的持续低热。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但结合肝病病史时应引起足够重视。
建议有肝炎病史或肝癌家族史者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日常应严格戒酒,避免食用霉变食物,控制高脂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出现上述症状持续2周以上需立即就诊肝胆外科,早期肝癌通过手术切除可获得较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