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和支气管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肺炎是肺部实质感染,支气管炎则是支气管黏膜炎症。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伴脓痰、胸痛;支气管炎多由病毒诱发,以持续性干咳、喘息、胸闷为特征,较少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1、病变部位差异
肺炎病变集中在肺泡和肺间质,影像学可见肺部浸润影。支气管炎局限在气管-支气管树,胸片多显示纹理增粗。前者累及气体交换区域导致氧合障碍,后者因气道狭窄引发通气功能障碍。
2、病原体分布
肺炎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支气管炎约90%为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多为继发性。
3、症状特征
肺炎患者体温常超过39℃,咳嗽时胸骨后疼痛明显,严重者出现铁锈色痰。支气管炎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晨起和夜间加重,可能伴随哮鸣音但无显著发热。
4、体征区别
肺炎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和支气管呼吸音,叩诊呈浊音。支气管炎典型体征为散在干啰音,呼气相延长,但肺部叩诊通常无异常。
5、治疗侧重
细菌性肺炎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菌药物,病毒性肺炎可用奥司他韦胶囊。支气管炎以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等对症治疗为主,仅继发细菌感染时考虑抗生素。
两类疾病均需注意休息并保持空气湿润,肺炎患者应监测血氧饱和度,支气管炎患者需避免冷空气刺激。若咳嗽持续超过3周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应及时进行胸部CT检查。日常加强营养摄入,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