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乳腺癌三期可通过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方式综合干预。该阶段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需根据分子分型制定个体化方案。
1、手术治疗
改良术是主要术式,需切除患侧乳房及腋窝淋巴结清扫。保乳手术适用于肿瘤直径较小且未累及乳头者,术后需联合放射治疗。术前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提术切除率。
2、化学治疗
含蒽环类或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常用,如多柔比星注射液联合环磷酰胺片。化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需配合升白针、止吐药等辅助药物。HER2阳性患者需联合靶向药物。
3、放射治疗
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概率,常规剂量为50Gy分25次完成。胸壁和区域淋巴结是主要照射靶区,可能出现皮肤灼伤、肺纤维化等并发症。调强放疗技术能更好保护正常组织。
4、靶向治疗
曲妥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HER2阳性患者,需与化疗联用1年。帕妥珠单抗注射液可增强抗HER2。CDK4/6抑制剂如哌柏西利胶囊用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患者,需监测中性粒细胞计数。
5、内分泌治疗
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需接受5-10年内分泌治疗,绝经前使用他莫昔芬片,绝经后改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片。可能出现潮热、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治疗期间需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深海鱼、西蓝花等抗氧化物。术后患肢避免抽血、测血压,坚持康复锻炼预防淋巴水肿。定期复查乳腺超声、肿瘤标志物及骨密度,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出现持续疼痛、异常分泌物或新发肿块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