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通常需要做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等项目。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通过高频声波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经阴道超声比腹部超声分辨率更高,尤其适合检测小型肌瘤。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且操作简便,能够动态观察肌瘤血流情况,帮助判断肌瘤性质。
2、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能提供子宫和肌瘤的精细解剖结构图像,对肌瘤定位和分型具有重要价值。该检查软组织对比度好,能准确区分肌瘤与其他盆腔肿块,特别适用于评估巨大肌瘤或准备手术的患者。磁共振成像无电离辐射,但检查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
3、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腔内黏膜下肌瘤的形态和位置,同时能进行活检或小型手术操作。该检查需要将光学内镜经宫颈置入宫腔,可能引起轻度不适,但能明确诊断黏膜下肌瘤并评估其对宫腔的影响。宫腔镜检查属于微创操作,恢复较快。
4、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通过腹壁小切口置入内镜,可直观评估浆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该检查能同时进行肌瘤剔除等手术操作,是诊断和治疗相结合的重要手段。腹腔镜检查需要全身麻醉,术后可能有轻微腹胀或肩部牵涉痛,但创伤小于开腹手术。
5、诊断性刮宫
诊断性刮宫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子宫内膜病变。该操作能帮助鉴别肌瘤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与其他病因,但无法直接诊断肌瘤本身。诊断性刮宫属于有创检查,术后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或感染风险。
确诊子宫肌瘤后,建议定期复查监测肌瘤变化,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度运动。避免过度摄入可能刺激肌瘤生长的食物,如红肉和高脂肪食品。注意观察月经周期和经量的改变,出现异常出血或压迫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选择保守观察或手术治疗方案,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