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身高变矮、驼背畸形、神经压迫症状等。脊柱压缩性骨折多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
1、局部疼痛
脊柱压缩性骨折常见的症状是骨折部位的持续性疼痛,疼痛在站立、行走或翻身时加重,平卧休息后可缓解。疼痛可能向胸腹部放射,咳嗽、打喷嚏等动作也会诱发疼痛加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程度可能较轻,容易被误认为肌肉劳损。
2、活动受限
患者因疼痛会主动限制脊柱活动,表现为起床困难、翻身费力、不能久坐或久站。严重者可能出现床上被动体位,任何脊柱活动都会引发剧烈疼痛。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3、身高变矮
椎体被压缩后会导致脊柱长度缩短,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身高降低。多个椎体骨折时,身高可能在数月内减少数厘米。这种变化通常是渐进性的,患者可能首先发现裤子变长或需要调整腰带孔距。
4、驼背畸形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能导致脊柱后凸畸形,表现为驼背或"罗锅"样外观。这种畸形会改变身体重心,增加跌倒风险,还可能影响呼吸功能。畸形程度与骨折椎体数量、压缩程度相关,多节段骨折可能形成严重的"楔形变"。
5、神经压迫症状
当骨折块突入椎管或伴有椎间盘突出时,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出现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这类症状提示病情严重,需要紧急处理。马尾综合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尿潴留和肛门括约肌失控,是神经压迫的危重表现。
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应卧床休息,使用硬板床,避免脊柱负重。饮食上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如牛奶、豆制品、深海鱼等。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佩戴支具保护脊柱。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抗骨质疏松治疗,定期监测骨密度。注意居家环境,预防跌倒,出现新发疼痛或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