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插导尿管后出现血尿可能与导尿管刺激尿道黏膜、尿路感染或膀胱损伤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导尿管插入过程中可能摩擦尿道黏膜导致微小血管破裂,表现为淡粉色或洗肉水样尿液。这种情况通常为一过性,在导尿管留置1-3天后逐渐减轻。同时中风患者多存在排尿功能障碍,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可能加剧黏膜损伤。留置导尿管期间需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尿道口,避免牵拉导尿管。
尿路感染是血尿的常见原因,导尿管破坏尿道自然防御屏障,细菌易逆行感染膀胱。患者可能出现尿液浑浊伴血丝、排尿灼热感,严重时发热。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需留取尿培养后使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建议每2-4周更换一次,必要时采用间歇导尿替代持续导尿。
中风患者若合并前列腺增生或膀胱结石,导尿管插入可能划伤尿道或膀胱壁,导致鲜红色血尿甚至血块。这种情况需立即膀胱冲洗,超声检查明确损伤程度,严重时需膀胱镜下止血。部分抗凝治疗的中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轻微损伤即可导致持续渗血,需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中风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稀释尿液减少刺激。定期检查导尿管通畅度,避免折叠受压。记录尿液颜色变化,出现持续血尿、血块或发热时需紧急处理。康复期患者应尽早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争取早日拔除导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