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检查中血常规和尿常规各有侧重,需结合使用才能全面评估肾功能。血常规主要通过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尿常规则通过尿蛋白、尿红细胞等检测肾小管重吸收及泌尿系统状态。
血常规中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是评估肾功能的直接指标,能敏感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值超过正常范围时往往肾功能已损伤较明显,但早期肾病可能表现不明显。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公式可更准确判断肾功能分期。血常规还能发现肾性贫血等并发症,对急慢性肾病诊断均有重要价值。尿常规检查能发现微量白蛋白尿这种早期肾损伤标志,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早期即可出现尿蛋白阳性。尿红细胞增多提示可能存在肾炎、结石等疾病,尿白细胞升高则需警惕尿路感染。尿比重和酸碱度异常也能反映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
单纯依赖血常规可能漏诊早期肾病,仅做尿常规则无法量化肾功能损害程度。临床通常建议同时进行血尿常规检查,必要时还需结合肾脏超声、肾动态显像等影像学检查。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期联合检测能早期发现肾损伤。当两项检查结果不一致时,需考虑标本采集时间、检验误差等因素,必要时重复检测或增加其他检查项目。
建议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量蛋白质饮食,晨起中段尿检测结果更准确。发现异常指标应及时就医,由医生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慢性肾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这两项指标,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日常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适量饮水促进代谢废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