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早期症状主要有高热、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反复惊厥等。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早期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干预。
1、高热
高热是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突出的早期表现,体温可在短时间内升至39摄氏度以上,甚至超过40摄氏度。发热通常突然发生,可能伴有寒战,退热药物效果不明显。高热与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有关,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避免高热引发惊厥。
2、精神萎靡
患儿早期可出现明显精神萎靡,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眼神呆滞或烦躁不安。这与细菌内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家长需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3、面色苍白
由于细菌毒素导致微循环障碍,患儿早期即可出现面色苍白或灰暗,口唇及甲床可能呈现青紫色。这是休克前期的表现之一,提示病情危重。家长发现此类症状应立即送医,不可延误治疗时机。
4、四肢厥冷
四肢末端皮肤湿冷是微循环衰竭的早期体征,患儿手脚温度明显低于躯干,按压甲床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这与毒素引起的周围血管收缩有关,可能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家长触摸患儿四肢如发现异常冰凉,需高度警惕。
5、反复惊厥
部分患儿在发热初期即出现反复惊厥,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抽搐,可能与毒素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或电解质紊乱有关。惊厥可发生在腹泻症状出现前,易被误诊为高热惊厥。家长需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并记录发作情况供医生参考。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发热性疾病混淆。家长发现儿童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尤其是突发高热伴精神异常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保持患儿水电解质平衡,提供易消化流质饮食,注意隔离消毒。恢复期应逐步增加营养摄入,避免生冷食物,定期复查大便常规直至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