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可通过胃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钡餐造影、食管黏膜活检等检查确诊。胃镜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损伤程度。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能直观显示食管黏膜充血、糜烂或溃疡等病变,明确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分级。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医生会通过内镜评估洛杉矶分级标准,同时可鉴别巴雷特食管等并发症。检查过程中可能需取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
2、24小时食管pH监测
通过鼻腔置入pH电极监测24小时内食管酸暴露情况,量化胃酸反流频率和持续时间。该检查对非典型症状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尤为重要,能区分生理性反流与病理性反流。检查期间需记录进食、平卧等活动与症状发作的关联性。
3、食管测压
检测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食管蠕动功能,评估抗反流屏障是否失效。低张力括约肌或食管蠕动波幅降低均可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该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需手术治疗,并为pH监测电极放置提供定位参考。
4、钡餐造影
吞咽钡剂后通过X线观察食管形态和蠕动功能,可发现食管裂孔疝、食管狭窄等结构异常。虽无法直接诊断炎症,但对吞咽困难患者能辅助评估并发症。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钡剂排出,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食管黏膜活检
胃镜检查时取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可鉴别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感染性食管炎等类似疾病。对疑似巴雷特食管的患者尤为重要,能检测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活检后需短暂禁食,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
确诊反流性食管炎后,建议避免高脂饮食、咖啡因及辛辣食物,进食后2小时内不宜平卧。睡眠时抬高床头,控制体重可减少腹压。按医嘱规范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若出现吞咽疼痛加重或呕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