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栓塞症可分为急性肺栓塞、亚急性肺栓塞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三种类型。肺血栓栓塞症是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不同类型在发病时间、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
1、急性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指血栓突然阻塞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发病时间通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或猝死。该类型需紧急处理,常用治疗包括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必要时行溶栓治疗或介入取栓。
2、亚急性肺栓塞
亚急性肺栓塞病程持续数天至数周,血栓可能部分溶解或机化。临床表现较急性期缓和,但仍有胸闷、活动后气促等表现。治疗以抗凝为主,如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新型口服抗凝药,同时需评估血栓负荷及右心功能。
3、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血栓未完全溶解并机化,导致肺动脉持续阻塞和肺动脉压力升高。患者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乏力,后期可能出现右心衰竭。治疗包括长期抗凝、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或肺动脉内膜剥脱术,药物可选择波生坦片、安立生坦片等靶向药物。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应避免久坐不动,长途旅行时需间断活动下肢。饮食宜清淡,控制钠盐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心脏超声,出现气促加重或下肢肿胀需及时就医。吸烟者应戒烟,肥胖者需控制体重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