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炎一般3-7天能好,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预防脱水等方式治疗。小儿急性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受凉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小儿急性肠炎期间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进食米汤、米粥、面条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家长需注意少量多餐喂养,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加重症状。
2、补充水分
由于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丢失,家长需及时给患儿补充水分。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有助于预防脱水。若患儿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
3、药物治疗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急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对症治疗为主。家长不可自行给患儿使用止泻药,以免影响病原体排出。
4、预防脱水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中重度脱水需及时就医静脉补液。可适当补充锌制剂,有助于缩短病程和预防复发。患儿出现持续高热、血便、精神萎靡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小儿急性肠炎恢复期间,家长需注意保持患儿会阴部清洁,及时更换尿布。饮食应循序渐进,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带患儿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手卫生和餐具消毒。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评估病情。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不洁食物,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